推动创新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挑战
香港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2025年4月2日 -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获潘乐陶慈善基金慷慨捐助成立专注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开创性策略研究院—潘乐陶韧性基础设施研究院(RICRI)。该研究院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研究与发展机构,致力为城市与乡郊地区提供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理大今日于唯港荟酒店举办研究院成立典礼,同场并举办学术论坛,吸引近300名师生和专家出席。
理大获潘乐陶慈善基金支持成立潘乐陶韧性基础设施研究院,由潘乐陶慈善基金创办人兼理大院士潘乐陶博士(右五)、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先生(左五)、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左四)、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右四)、行政及拓展副校长卢丽华教授(左三)、中联办教科部创新与高等教育处处长陈玉林先生(右三)、潘乐陶韧性基础设施研究院荣誉顾问陈帆教授(右二)、陈嘉正博士(左二)、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左一)、潘乐陶韧性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李向东教授(右一)主礼成立仪式。
潘乐陶韧性基础设施研究院汇聚来自香港及中国内地顶尖科研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包括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多个政府部门与业界的合作伙伴。研究院将提供一个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高效协同的科学智库,达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香港、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于欢迎辞中表示:「潘乐陶韧性基础设施研究院的成立,是理大应对气候变化迫切挑战的重要里程碑。这个具前瞻性的项目能够落实,有赖潘乐陶慈善基金的慷慨支持。潘博士是理大杰出校友、大学院士,长期以来一直支持理大的发展,让我们能够为社会福祉作出重大贡献。」
潘乐陶慈善基金创办人兼理大院士潘乐陶博士于典礼上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社会各界必须携手合作,透过科研与创新技术,提升基础设施的韧性。我十分高兴能支持潘乐陶韧性基础设施研究院的成立,期望研究院日后能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研究中心,聚焦城市与乡郊地区的气候适应型韧性基础设施,推动创新及政策交流,并为香港、国家及全球社会制定基础设施的指引、标准及最佳实践。」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先生在致辞中阐述了政府为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制定的减碳策略及措施,以及加强气候适应能力和韧性的相关努力,同时强调在绿色科技与绿色金融领域取得的进展。他说:「建设具气候韧性的城市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保护我们的财产,更关乎保护我们的生命。在我们庆祝理大潘乐陶韧性基础设施研究院成立之际,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建构一个具气候韧性的香港,为我们及我们的下一代缔造新的生态文明。」
研究院由理大建设及环境学院院长、环境科学及技术讲座教授及高赞明可持续城市发展教授李向东教授出任院长,致力于以下四大研究方向,包括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城市基建与韧性、乡村小区与灾害应对,以及气候适应政策与实施。
理大于成立典礼同场举办公开论坛,主题涵盖香港及周边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和预测、基础设施的监测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发展和提升能源—建筑—交通—水多部门协同效应以增强城市韧性、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和水灾害管理、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区气候韧性研究、以及智慧平台与韧性城市基础设施技术模块多个范畴。
为支持理大在智慧城巿及可持续能源的相关研究工作,潘乐陶慈善基金近年已助理大成立两所研究院—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SCRI)及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RISE),以及设立两个相关领域的励学教授席。最新潘乐陶韧性基础设施研究院(RICRI)的成立将进一步巩固理大在气候适应和基建韧性方面的科研实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潘乐陶韧性基础设施研究院将设立多个研究项目与基金,包括「韧性基础设施」研究基金(CRIRS)、「韧性基础设施」访问学者计划(CRIF)及「韧性基础设施」杰出学人讲座(CRID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