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 APREA开拓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在亚太地区创造新的不动产行业机遇

  • 时间:2021-05-26 新闻来源: 互联网
    •  APREA品牌重塑,以「推动不动产行业的未来」作为协会新的发展目标,

      暨庆祝协会成立16周年

          中国北京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5月25日 -  今年适逢是亚太房地产协会(APREA)成立16周年志庆,APREA决定对其工作使命进行一次重新定义,包括在各项不动产行业政策上为会员发声,为会员提供行业领先且富有价值的行业研究及见解,为会员带来新的行业商机,并致力推动不动产投资领域的发展。

          在过去的60多年,亚洲经济经历了前所未见的转变与发展,21世纪更被誉为是「亚洲世纪」。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亚洲仍是未来全球增长的动力来源,如中国、日本、印度及东盟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在2030年及其之后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受惠于有利的人口优势,亚太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将为中产阶级巨大的繁荣带来强大动力,同时这也刺激了国民消费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而不动产行业也将影响亚太地区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趋势,其影响在疫情结束后亦仍将延续。

          亚洲世纪-不动产行业的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亚太地区若要保持持续的增长势头、摆脱贫困及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在2016年至2030年间投资至少26万亿美元,即在这时期内每年的投资金额需达1.7万亿美元。然而,当前每年对此的投资额估计只有约9000亿美元,换句话说,如果相关政策有利于私营机构介入并填补此方面投资的空缺,那么亚太地区便能在未来十年内创造出超过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APREA主席及亚腾资产管理(ARA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联合创始人兼副主席林惠璋先生表示:「基础设施是将城市化的影响转化为效益以推动房地产发展的基础。鉴于高速发展的经济体最终将拥有超过全球半数的超级城市,在此需求的推动下,投资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将是一个可持续数十年周期的机会。」

          我们预计基础设施的需求将呈指数型增长,因此,允许这些大型项目进行可持续融资将备受关注。同时,由于不少基建项目与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再开发、联网能力及经济增长有关,这也为私营机构的参与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经济愿景-亚太地区增长的主要动力

          亚太地区致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愿景将为扩大基础设施开销提供更多的动力,并有助于亚太地区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

          为实现此发展目标,中国已宣布重点推行的「新基建」计划,计划在未来五至七年,重点基建领域的投资额将接近7万亿美元。APREA 中国区主席及东方藏山高级执行总裁陈李健先生表示﹕「中国作为基建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了中国经济多年来的蓬勃发展。而在当前新形势、新格局的情况下,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大发展"新基建"领域的目标,通过加快新基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以及加快数字化发展,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同时增加新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这一目标对带领中国恢复经济以及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印度的基础设施行业同样备受关注,在最新的财政预算中,印度政府承诺将扩大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开支,并创造可在资本市场为基建项目融资的金融工具以支持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在东南亚,该区域内各政府也在积极推行多个基建发展计划。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建设! 建设! 再建设!」基建计划包括75个不同项目,预计耗资1,800亿美元。印度尼西亚亦正在兴建一条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的140公里高速铁路系统。

          APREA首席执行官Sigrid Zialcita女士表示:「就现阶段来说,东南亚是全球第七大经济体,总规模达到2.4万亿美元,预计将于2050年跃升至亚太区的第四位。到2030年,区域内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6000万人,而城市人口则预计增长9000万人。对此,如果东盟国家希望维持其经济增长,就必须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建设。」

          此外,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计划亦刺激大量基建项目的涌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成为连接亚洲各国的重点计划,而其他国家亦有意一同参与。日本数年前也推出「优质基建伙伴计划」(Partnership for Quality Infrastructure),为亚太区基建发展提供更多资金。美国和澳大利亚亦透过基建外交计划,以合作形式参与亚太区基础设施项目,同时欧盟则推行「欧亚连结策略」(Connecting Europe and Asia)来实现其参与基础设施领域的意愿。以上各项发展计划都反映了亚太资本市场的愈发国际化。

          REITs的兴起

          在亚太地区,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政府将继续大力推出有利于REITs发展的政策。各个经济体也在正争相确保本地REITs市场能有个好的未来,加上各监管机构带头引导,也为REITs市场的成长也带来一股巨大的动力。此外,随着亚太地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的参与,亦加速推动了亚太地区REITs的进一步增长。随着亚太REITs的加速发展,机构化的资产数量也将持续增加。

          Zialcita女士表示:「亚太地区REITs的总市值已由2000年的不足60亿美元,增加至当前超过3150亿美元 .此外,受惠于多项重要因素影响,以及当中国和印度建立REITs市场并成熟后,亚太地区有望成为全球REITs中心,预计于2030年,亚太REITs总市值将超过一万亿美元,并超越美国REITs的规模。」

          APREA 中国区主席陈先生表示﹕「由于当前大多数基建项目是由政府主导投资,对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为更好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和民间资本的参与将为其注入更多的活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于2020年4月30日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中国公募REITs的正式起航。而通过REITs募集的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不仅能使公众投资者享受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红利,同时,REITs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也将提高项目的质量和价值,助于基础设施行业专业化的提升,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通过REITs这样的公募产品,使国际资本也有机会参与到合适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对扩大行业规模也具有积极意义。

          未来蕴含着巨大机会

          到了2030年,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中将有七个位于亚太地区,亚太城市人口将增加至接近30亿,亚太地区也逐渐成为跨境投资者的投资热点区域。此外,亚太地区的建造业将持续活跃,同时,随着城市群的不断扩张,对房地产和基建设施的基本需求也将同步增加。当前,全球各国致力于刺激经济的长期复苏,而基础设施投资和REITs则是这个过程的关键部分,此二者将有助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从疫情中复苏,并建立起稳健的发展前景。

          林惠璋主席认为:「随着全球步入后疫情时代,投资于机构化资产的益处变得日趋明显,全球投资者投资于亚太地区的份额也只会不断增加,而对重要资产的资产证券化需求将成为推动此增长的关键因素,这将为投资者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我们亚太地区仍处于此不动产行业变革红利的有利时期,而APREA的目标正是致力于为挖掘这些巨大投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

          请从此链接下载图片及报告﹕https://1drv.ms/u/s!ApEapSFc583GpWMYKaI_U5d5oEI6?e=6vOz2i

          关于亚太房地产协会(APREA)

          亚太房地产协会(APREA)成立于2005年,我们为成为亚太地区成熟及新兴不动产市场的趋势引领者而深感自豪。作为全球不动产资产证券化联盟(REESA)的成员之一,APREA将最新的国际行业知识引入到协会发展成熟的亚太区各分会中,同时,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本地化处理以更好地融入本土市场。APREA在不动产资产证券化领域是非常专业的,其会员及智库涵盖了资产证券化所有环节:包括REITs、机构投资者、资产管理公司、公募基金、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银行/受托人、法律、会计及税务专家和咨询公司等。

          APREA为亚太区不动产行业带来独特的全球网络资源及见解,旨在透过以下这些重点领域为会员创造更多价值:

          • 缔造成果(Anchoring Success)

          • 专业提升(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 对接行业领袖资源(Reach out to industry leaders)

          • 投资者教育及研究(Education & Research)

          • 政策倡导(Advocacy)

          #APREA #亚太房地产协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北京热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园14号楼 投稿QQ:1914290061 投稿邮箱:bjrenews@126.com
      Copyright © 2010 www.bjrx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热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