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 小米10受欧洲市场追捧,高通全球化5G方案助力中国手机出海

  • 时间:2020-03-30 新闻来源: 北京热线
    •  

            自5G商用以来,业界普遍认为,2020年将是5G手机普及爆发的一年,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多家知名厂商新品发布会推迟。业界对此开始担心,本应开始普及的5G手机市场是否会陷入沉寂。对此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不必担心,相比其他行业,通信行业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这次疫情下,中国提出的着力发展「新基建」等举措,会把5G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疫情确实没有阻止5G加速的步伐,各家发布会虽有延迟,但并未中断。疫情期间,国内还是有多款手机相继上市。

            3月27日,延期一个月后的小米10/小米10Pro国际版新机也千呼万唤始出来。和国行配置相似,小米10/小米10Pro国际版均搭载了高通骁龙 865 5G移动平台,与此同时「小米10 Lite 5G」也相继推出,搭载了高通骁龙765G移动平台,为小米5G手机布局增添了一个价格更加亲民的产品。据媒体报道,一系列小米10国际版产品发布后,当即受到了欧洲消费者的追捧,「小米10」作为关键词在法国登上了Google热搜第三名,沃达丰的德国官网也上线了小米10作为主推机型。可以看出,国产手机不但没有因为疫情中止在5G时代的发展,并且还加速了「出海」的脚步,小米10国际版已然成为了中国5G手机出海的一个代表。

            自从2019年5G商用开启,5G手机作为商用先行军,快速开始大面积普及。此前,据GfK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5G手机市场零售量将达1.7亿台,而仅仅中国5G手机零售量就将达1.1亿台,将占全球5G手机零售量的65%。这也就意味着,2020年将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特殊时间窗口,5G手机的发展和普及即将进入快车道。

            虽然过去的两个月,受疫情影响,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发展放缓,但得益于线上市场的不断活跃,以及消费者对5G的认可,整体5G手机的发展进度依然处于一个较快的进度中。疫情期间,OPPO、vivo、小米等知名中国手机公司都借助高通865 5G移动平台发布了各自的5G手机产品,并且除国内市场外,中国厂商们还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

            根据知名市调机构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2020年2月全球手机份额排名来看,除了三星、苹果占居鳌头之外,紧随其后的知名厂商全是中国企业,小米、华为、OPPO、vivo均在其列,可以说,中国5G手机已经占据了全球5G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中国5G手机能在2020年这个5G发展的关键年份做到如此欣喜的成绩,除了我国对5G产业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基建快速大面积覆盖之外,还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中国终端厂商对5G产业的前瞻性决策部署,和高通等全球技术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一方面,在5G商用之初,中国厂商能够敏锐察觉到这是一个领先世界的契机,并快速行动,第一时间发布各自的5G手机产品,使得国产手机在4G到5G的转变过程中站定先机;另一方面,高通作为国产手机厂商们的支撑和赋能企业,无论是在供货还是技术支持方面,都在全力支持国产手机的新产品发布。甚至在疫情期间,继续保持与中国厂商紧密联系的力度,奠定了国产5G手机稳步发展的基础。

       

            在国内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国产手机开始纷纷出海同样得到了高通的大力支持。从2018年1月,高通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在北京发布「5G领航计划」以来,高通与中国领先的5G终端厂商共同制定了5G发展目标,即不光面向中国的运营商和消费者,还面向全球市场打造最好的5G终端。孟樸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高通骁龙865 5G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5G解决方案,能够全面完整地支持各种5G频段的组合,能够满足5G终端在全球各个地区和国家的设计需求。」这也就意味着,865平台满足了国产手机厂商们「出海」进程中对「全球化」5G解决方案的需求,高通第一时间的支持,促成了小米等出海国产手机备受欧美追捧的局面。

            从5G元年走到今天,中国手机厂商在5G时代逐渐开始领先世界,相信未来5G手机愈加普及的情况下,国产手机也将会成为欧美用户的首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北京热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园14号楼 投稿QQ:1914290061 投稿邮箱:bjrenews@126.com
      Copyright © 2010 www.bjrx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热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