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看得过瘾 京腔京韵听着够味儿
十三陵镇泰陵园村、沙河镇文化服务中心、回龙观街道回龙观新村、霍营街道办事处……
眼下,在北京市昌平区,由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曲剧团主办第六届北京曲剧艺术节正在火热开展中。冬日的北京,窗外冰雪未化、天寒地冻,北京曲剧艺术节演出现场却是热热闹闹、一片京韵。在焕然一新、宽敞温暖的文化活动中行看一场这样的演出已然成为很多昌平百姓每年一度的期待。
尤记得,7月29日,第六届北京曲剧艺术节在北京农学院礼堂拉开大幕时,时节还是夏天,人们摇着扇子、小孙女穿着花裙子跟着奶奶来看演出。老戏迷看到熟悉的演员亲切地喊出对方的名字,细说起往年在家门口观看北京曲剧的种种经历,夸赞:“这姑娘唱得真不赖!”新戏迷则带着“什么是北京曲剧”的好奇第一次走进现场,看了一出《烟壶》,模模糊糊也能咂摸出点感觉:“曲好听、台词听得懂、故事也现代。”如今,时光从夏转到冬,中间又经历了令全国人民振奋的70周年大阅兵,再看北京曲剧经典剧目《龙须沟》《四世同堂》时,对比眼下太平安稳的日子,人们的幸福感不免又更强烈了些。北京曲剧也通过如此接地气的基层演出,收获了大批戏迷,培养了一批新观众,为剧种的传播传扬开辟了新阵地。
自2013年起,昌平已成功举办六届北京曲剧艺术节。《正红旗下》《少年天子》《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烟壶》等北京曲剧经典剧目一一登台亮相,展示了剧种特色和优势,《黄叶红楼》《“乡”约青春》《箭杆河边的新故事——十不闲传奇》等剧团近几年的新作也走进昌平,接受观众检验,展示了北京市曲剧团出人出戏的成果。
据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5届北京曲剧艺术节的熏陶,不少昌平观众对北京曲剧已非常熟悉,有的观众知悉北京市曲剧团在其他区的演出,也会追着看。艺术节实现了将高质量的文艺演出送到辖区居民家门口,让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解决了群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东小口镇兰各庄村,来自全镇各社区(村)的近百名群众来到现场观看北京曲剧《烟壶》。“以前只是对于京剧、评剧、越剧有点了解,北京曲剧还没有接触过。今天是第一次观看,瞬间就爱上了,故事看得过瘾 京腔京韵听着够味儿!北京曲剧作为老北京的地方戏,应该传承发扬下去。”居民郭弘说。
在沙河镇文化服务中心,四四方方的小舞台与大剧场的专业舞台虽然没法儿比,却也正因为舞台小巧,观众与演员的距离却大大拉近,隔着两米左右,演员唱得什么听得清清楚楚,一悲一喜表情也尽收眼底。一场《龙须沟》演下来,结尾处,受人欺凌的程疯子等来了好消息,人民政府惩办了恶霸黑旋风和他的爪牙冯狗子,并着手治理龙须沟,修自来水、办合作社、装电灯,程疯子走出旧生活的阴影,铺开了红火的新日子。看到黑旋风恶有恶报,程疯子一段秧歌扭得欢天喜地,连观众也替龙须沟边的百姓开心起来,从开场便憋着的那口气终于一吐为快。
据悉,北京曲剧艺术节每年会根据观众反馈和现场实际情况,在演出剧目和形式上进行些许调整,占地方的道具放不下就进行简化、原先大舞台上走10步进家门,现在就走5步,舞美简化了,唱和表演上却是实打实地真情演绎,从不缩水半分,使北京曲剧更接地气。
此次演出,除了走进大专院校学生、官兵指战员、辖区百姓,尤其一提的是在回天地区的场次安排,16场演出充分展示出主办方对回天地区北京文化建设的重视,可谓积极响应北京市“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随着回天地区文化建设的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小剧场建设愈加完善,也为首都文艺院团走进回天地区送文化提供了极大便利。
第六届北京曲剧艺术节在2019年共计演出达到26场,12月26日,北京市曲剧团将在霍营街道办事处上演此次艺术节最后一场剧目《烟壶》,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此时,新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北京市曲剧团的演员们将奔赴新阵地,继续忙碌,昌平区的百姓则在悠长的回味中期盼着明年与北京曲剧更精彩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