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前的明朝,袁氏先祖在北京前门开设了第一家“袁氏制衣坊”,根据明朝朝廷规定的官服款式和制度为达官显贵定做官服,凭借精湛的手工制衣技艺名噪京师,受到朝廷尚衣监的邀请,为明穆宗制作常服,并帮助明穆宗完成了对当时官员品级服制的修改,受到亲笔赐书嘉奖。
到了清朝“袁氏制衣坊”也在满汉服制融合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获得清乾隆帝“天庆祥瑞“的赐书嘉奖,隆庆祥由此得名。
清末,西服传入中国,袁氏制衣坊取新纳旧成为国内第一批制作西服的制衣店。传承皇家与民间技艺精髓,融汇中西服饰制作经典,隆庆祥手工技艺聚合了历史与艺术的精华。
雕刻时光匠心流传
匠心什么?是奉献、是重复、是执念。它不是“计划经济”的推动,也不是“市场经济”的推动,而是信仰力量的鼓动,是一种自我要求与设定。
即使在面对世界本源,“效率至上”的互联时代,匠心,依然是人类潜藏心底的“崇高意识”,它就栖于繁华中的一角,栖于每一个对“手作”饱含敬畏的匠人心中。
隆庆祥每一件定制服饰都熔铸了匠人师傅们数十年的功力,从剪裁开始,到手工缝制,再到定型整烫需要经过406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一次全心投入的“精雕细琢”,所采用的技艺手法也是历经几代几十代匠人的口传心授。所以说每一件定制服饰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心手合一丝物中静笃
一般的机器制造的衣领没有办法达到高度贴合身体弧线并形成自然翻转,而手工缝制的衣领却可以实现。细密的针脚造就了驳领的挺括与贴合,无需熨烫也可以呈现出最好的视觉效果,提升穿着者的精气神。
而手工缝制的全毛衬胸衬更是考验匠人们的手艺,纤胸衬时需要将底层布料的经线一一挑出,再进行贴合的缝制,如果挑的不合适没办法实现前胸的挺括和平整,这项手艺的难度不下于高精尖的电子工程。
现在隆庆祥的缝制手法都是一代代隆庆祥匠人传授下来的。
三年学徒,二十年磨砺,岁月流转,星辰陨落,人生的光阴都化作风霜,裂变在手上。
非遗传承梦想和荣光
从袁氏先祖在北京前门开设的第一家“袁氏制衣坊”,到2013年前门老店祖上原址重张;从第一件官服制作,到2017年6月斩获“北京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一殊荣,再到北京钓鱼台2019流行趋势暨定制新品的盛大发布;传奇背后是一代又一代隆庆祥人默默的坚守。
非物质遗产,是时光酿造的陈酿,岁月凝聚的珍珠,它见证着文明的演化,寄寓着人类的情感,是值得细心呵护并传之后世的瑰宝。作为北京老字号企业、中华老字号会员单位,隆庆祥重拾指尖文明,传承针线力量,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