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滚动资讯 >> 正文
  • 让灵魂诗意般栖居于肉体内

  • 时间:2018-09-13 新闻来源: 北京热线
    •  作者:张博淳

      (诗人徐德凝)

        日前,“阳光照亮”徐德凝诗歌朗诵会在大连精彩上演。这场“听觉文化”与“视觉文化”交相辉映的诗歌盛宴不仅震撼滨城,更在此后一段时间里持续发酵。有分析人士指出,“阳光照亮”已不仅仅是一种诗歌回归的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心灵回归的社会现象。徐德凝的诗因罕见的朴实而异常珍贵,他是一位布道者,用自己的诗净化凡间;他是一位坚守者,数十年从未离开;他将诗歌融入生活,融入生命,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不改初心,不但成就了自己一颗晶莹剔透的诗心,更点亮了无数迷茫者心中的那盏明灯,让生活变得简单快乐,让生命更有意义……

        归去来兮  用诗布道

        朗诵会上,一首由徐德凝作词,曾以《十五的月亮》、《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唱响一个时代的著名作曲家铁源先生谱曲的《天地之间》,让众多观众都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蓝天下,诗的翅膀让我们翱翔;大地上,诗的车轮让我们奔驰……

        感悟共鸣中,我们似乎一下子回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是一个属于诗歌和梦想的年代。那时候,书店里只有书香;那时候,送给姑娘最好的礼物就是一首用蓝色墨水写下的小诗;那时候,我们可以穿着破了洞的背心,在朗朗星空下和朋友彻夜长谈,关于信仰、理想,关于亲情、友情,还有爱情和未来……所有那些我们曾经坚信不疑的美好。在那个诗歌的春天,白衣飘飘的年代,诗人被置于社会职业声望列表的顶端,与科学家同享荣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有数十万年轻人被卷入诗歌大潮。徐德凝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他的诗歌创作的。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经受了商品文化转型的社会震荡,不少诗人下海弄潮,越来越多文艺青年远远离开了书桌和书店,赚钱和花钱变得比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谈恋爱写诗”被很多女孩儿当成了笑话,她们变得越来越物质化,而她们的下一代则把金钱当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最终陷入一种可怕的病态。

        此时的徐德凝却从未离开,他依然在创作,在和自己的“小本子”交谈,诗歌成了他创业征途上最好的知心朋友,让他活得越来越潇洒,越来越通透。当下,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心灵却越来越空虚,生活越来越不开心。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徐德凝先生的诗作中,我们找到答案——因为我们病了,对物质享受无限制的过度追求,不仅污染了环境,更染污了人们的心灵,让我们陷落在纸醉金迷之中。

        徐德凝像一位独行侠,带着自己匡复天下的理想,用一首又一首美好的诗篇,去慰藉人类浮躁、干枯、绝望的心灵,引导我们找回曾经的美好,曾经的信念,回归那个诗歌情怀的纯真年代,那个追逐理想的世界。

        归去来兮,我们需要诗歌,我们需要活着的意义,我们需要存在的价值——“在那奔忙的时候,为什么不停下脚步看一看……生活有诗也有远方……美好的未来,并不遥远。”

        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说,六艺之教,莫先于《诗》。徐德凝正是传承了古人的“诗教”思想,因为坚守内心,他将诗歌写到极致,也将自己活成了奇迹。他不仅成为古建筑修复和仿古建筑业界的翘楚级人物,更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民间诗人。他的作品脍炙人口,总给不同人以亟需的正能量,使之得到教化。

        用一位评论家的话来说,“他的作品深入浅出,既平易近人,又不曲意迎合世俗;既保留了上世纪80年的风骨,又有所创新,充满了正能量和浩然之气,读完之后,仍旧感觉荡气回肠,令人回味无穷。”

        诗化人生 德行合一

        如果说诗歌合方为佳作,那么我们谈徐德凝先生的诗作,就不能不谈到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以此来展示他的人和诗的两个方面,即人和诗浑然一体的诗化人生。

        与共和国同龄的徐德凝,出生在一个孝义传家的传统家庭,爷爷一生勤劳俭朴,乐于助人;父亲在村中扶危济贫,修桥补路,瞻养无儿无女的叔父老两口;母亲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尽量让老人多吃粮食,自己只吃野菜……民之本教曰孝,正是这种植根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好家风,为徐德凝日后成为一位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诗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人的创作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一位杰出的诗人,必须忠诚于自己的心灵,这是其作为诗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改革开放之初,徐德凝带着改变家族命运的美好愿望,凭借一手精湛的木工技艺加入了建筑工程队。此后不久,他毅然辞去副经理职务,同12位弟兄一起来到沈阳,立志要在古建筑行业干一番大事业。如今,他修复的那些承载着中华文明印记的古建筑大都成为了旅游热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一位杰出的诗人不仅要进行书面的写作,更要把他的文学主张变成一种行动。推崇“阳明之学”的徐德凝不仅立志要做一个知行合一的诗人,更要做一个德行合一的诗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徐德凝的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是对祖国山川景观的赞美。不少人说,他的风景诗是一幅幅简练而凝重的山水画。而徐德凝的古建园林作品,却是一首首凝固的小诗。正是诗的熏陶,才诞生了一件件生动自然、诗一般美好的作品,正是劳动的快乐,才感发出一首首至真至诚的诗。徐德凝更是一位人生思考者。从他那富有哲理的诗,从徐德凝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可以感受到此言不谬。他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为“立德、立言、立业”。立德,徐德凝要求自己事事以德为重,他从懂事以来,没有顶撞过父母;结婚几十年,和妻子没有红过脸;与兄弟三人共事数十载,从未发生过争执。在村屯邻里间,徐家兄弟孝敬老人、团结和睦已成为美谈。即使在进城以后,邻里乡亲有什么三灾两难的,他总是乐于伸出援手。

        与此同时,徐德凝还以“简化生活”作为践行老子“人与自然、社会生态平衡”之道的具体行动。他说:“我不爱转瞬即逝的红颜,我只爱粗茶淡饭,人要活的洒脱,生活朴素、简单。不把复杂的事情,放在心间。金钱、名利和地位,都是身外之物,有意义的人生从不把它们当作盘缠。”这些无疑是对当前人类迷恋于占有日益增多的的物质财富,对自然进行了无休止的掠夺,撕裂了人与自然原有的和睦关系,导致了人与自然紧张对抗而开出的一剂清凉剂。

        家国情怀 真诗洗心

        自古以来能够流传下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诗歌,都是融入家国情怀的。正是因为诗人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家国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中所体现的人生思考、生命态度,是和国家、世界、宇宙联系在一起。徐德凝先生的诗歌就充满了这样的大情怀——“风雨家国,靠的是灵魂至上,一个民族的正气,是不倒的山岗。”

        新时代,各种文化的、社会的、生态的问题,这必定要求生活在这一空间里的人类去关注与思考。徐德凝先生关注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生存状态,视为自己的责任。他在家、国、天下的哲学命题中,觅得生命的真谛——精忠报国,孝义持家。他坚信——“找治世秘方不用东奔西走,中华传统道德里什么都有!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要与世共存!”

        古人说,“今真诗乃在民间”。什么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诗歌?一是要有真风骨;二是要有真情感;三是要有真语言,率真、接地气。

        纵观徐德凝先生的诗作,完全符合这“三真”的标准,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天性率真,历经磨砺而矢志不渝的诗人,更将诗歌融入了自己整个生命——

      诗歌已融入生命我已离不开诗歌,

      每天早晨洗漱后就拿起笔来写作,

      利用诗情洗心。

      通过洗心让我心明眼亮清晰了方向而不惑

      我的一些同行朋友掉队丢魂落魄

      正是因为诗歌匡正了我,

      并为我留下走过的世界

      人生越走越快乐!

       

        我们不禁要说,其实徐德凝先生自己活得就像一首诗,他一直生活在那个距离我们最近的美丽远方。

        在徐德凝先生看来,诗歌是一种不朽的“灵魂形式”,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类的心灵,给人类的灵魂注入善和美在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外部世界架起来的一座桥梁,他用对爱与美进行诗意观照,用对体与用进行全心投入的哲学思考,为我们探寻出一条通向远方的路。他的每一首诗都如同一股清流,洗礼心灵,净化灵魂。

        所有这些,在诗歌与生活,精神与物质,道德与利益渐行渐远的当今社会,显得尤其重要。新时代需要更多清净真如的徐德凝,有他们在,心灵的明灯就一直亮着,会帮我们指明回家的路;有他们在,阳光就一定会照耀远方,那是我们灵魂的归宿。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北京热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园14号楼 投稿QQ:1914290061 投稿邮箱:bjrenews@126.com
      Copyright © 2010 www.bjrx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热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