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在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森林中生活,人们往往把对社区的认知放在了房屋质量、设施配套、物业服务、环境优化,把人的需求过于物化,缺乏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力。
其实,人的需求是多维度的,既有对高品质日常的需求,又有对情感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好的社区不仅要承载居住功能,更要具备根植于内心的社区理念、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
王尔德说: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但有趣的人都拥有相似的灵魂,他们事事关心、事事热爱,他们能看到物质生活另外一面的风景。那么,如何让有趣的灵魂在社区中相遇并碰撞出火花呢?
中国大爱健康产业新城投资运营商——大爱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砥砺八年,在打造全龄层、全配套亲情健康社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整合运营重心业态服务,以老龄群体及其三代家庭重心生活需求为导向,以“美好社区”落地为契机,以“让社区回归业主”为元素基石,开展多彩的主题活动,推动社区社群活动体系搭建,带领大爱城社区业主以及大爱书院长者们开启一段段有心有趣的美好旅程。重构了长者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邻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化社群文化活动新路径。
近日,由大爱城控股主办的大爱书院艺术节系列活动之“爱,在书院”主题摄影大赛在香河大爱城启动。艺术节系列活动作为展现养老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爱·书院式养老”特色模式的独特魅力展示途径,得到了大爱书院长者、大爱城社区业主以及来自北京的摄影爱好者们的积极参与。作为大爱城社区社群文化活动体系的开端,摄影大赛启动调动了不同角色社区成员的深度参与,从中可以一窥大爱城社群文化的具体形态。
多方参与 跨界合作
社群文化的建立和社区共同体的打造一方面需要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也需要打通社区外的链接,利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社会资源为社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内容,在不同的人群之间建立沟通,保持社区发展的长久的活力。
本次摄影比赛活动大爱城控股便与全民艺术联盟合作,邀请到众多摄影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其中前新闻出版总署党委宣传部长宋建民先生和北京拾光影像博物馆馆长康学松先生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艺术对话,从大爱书院艺术活动的搭建,摄影创作选题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北京摄影艺术协会会员王晓鸣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讲座,传授摄影知识,提升爱好者摄影技术和水平。
摄影展上,一组拍摄于五六十年代的摄影集“我爱北京天安门”更是备受关注。照片以天安门广场为背景——有的是实景,有的就是照相馆里的幕布。毛主席像章、军装、小脚老太太、淳朴的面庞,构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影像符号,讲述着一代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天安门情结。
这些照片的主人康学松,倾其所有用20年时间,收集清代以来的老照片和影像资料。并在北京顺义区高丽营一废弃厂房里,建立“拾光影像博物馆”,就是为了留住那些不能被忘却的记忆。
老照片引发了参观者,尤其是长者居民的强烈共鸣。看到一张张淳朴的黑白留影,仿佛回到自己经历过的那个激情岁月。不少长者表示自己当年也有在天安门前的留影,今后把大爱城社区居民的珍藏收集起来,也可以办一场大爱城人自己的时光影展。
意见专家引领
大爱书院作为大爱城社区内养老服务的重心机构,也是大爱终身教育体系的承接平台。大爱书院陆续推出了面向其会员和社区业主的文化艺术课程以及大爱书院艺术节系列主题活动,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国画、摄影、声乐、舞蹈、葡萄酒品鉴、珠宝艺术等千余门课程。
终身教育体系不仅增长了学员的专业知识,更在知识传递和讨论的过程中培育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形成了多个由专业老师启发引导的兴趣小组,社区成员之间建立共识,部分社区成员还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成为部分兴趣小组的意见专家,这些都为下一步的社群活动开展打下了基础。
“爱,在书院”摄影比赛就涌现了两个这样的居民领导者。一位是大爱书院会员张忠仁老先生。他把自己87载人生历程集结成《岁月留痕》回忆影册,从投身共和国航天事业,到创办企业,再到退休后学习舞蹈、书法、诗词、朗诵、文学传作的4个十年计划,激励更多长者居民追求精彩人生。
另一位是大爱城业主、摄影爱好者王德华。他喜爱用镜头记录身边的爱和美,网名就叫“逮啥拍啥”。过去专注于拍摄自然界中的动物,现在他的兴趣则转向了人物摄影——因为他在大爱书院里看到了长者身上独具的魅力,决定用心捕捉他们的活力、热情和欢乐。
王先生义务为长者拍照、教授社区居民摄影知识。下一步,他准备在社内寻找更多的摄影发烧友,发起大爱城自己的摄影俱乐部。
居民自组织雏形
居民自组织的诞生是社群营造实现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居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与社区和友邻的互动中形成自发的组织,发展社区文化,解决社区问题。这样的自组织往往具有强大的生长能力,可以演变、分解、裂变出更多的自组织,让美好社区生生繁衍。
大爱城基于居民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居民领导作用,培养队伍。比如让喜欢跳舞的居民办起舞蹈队,有需求的建起亲子俱乐部、驴友俱乐部等等。一个社区的居民领导越多,居民自组织越多,活动就越多,那么‘把生人变成熟人,把熟人变成主人’的社区关系就会越和谐。
在大爱城,像王先生这样主动为社区服务、带头创造自组织的居民正逐渐涌现。有来自苏州主动为社区居民开设刺绣课的长者,有退休于歌舞团带领大家编排舞蹈节目的业主,还有多年研习书法给居民开文化讲座的爷爷……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策略和服务中来,以主人翁的状态引领社区建设和发展。
目前,大爱书院养老中心每周有近40场日常课程和活动,每月举办一次艺术专题活动,而社区内结合教育、养老、健康与农业资源等更广泛的社群活动也在不断丰富中。一步一步,大爱城美好社区的样貌正逐步清晰。这里的邻里关系有温度,社区生活有色彩,通过社群自组织的培育,让社区居民携手成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邻里相亲的生活共同体;让情满三代的家人们在繁忙工作生活之余,拥有心安、幸福的家园归属感。而这一切,正在以每个大爱人对生活、对社区的热爱,浇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