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滚动资讯 >> 正文
  • “威能工坊”培训师项目助推现代职业教育升级

  • 时间:2018-08-03 新闻来源: 北京热线
    •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与“工匠精神”的提出,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2017年,国家提出的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等相关意见,更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的舒适家居行业亟需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在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存在几大问题:其一,专业教学远离产业和市场的实际环境;其二,专职实训讲师缺乏,有些院校只能从企业临时雇佣工人充当实训指导,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其三,培训人员不懂职业和工作的教育学及心理学,无法实施新的、合适的教学方法。

        为了将培养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完善校企合作,助推高校职业教育发展,继2017年8月推出的“威能工坊”人才孵化项目后,2018年7月,威能又推出了“威能工坊”中德职业技能培训师项目。

        作为威能职业培训体系的一部分,“威能工坊”中德职业技能培训师项目引入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ZWH)的教学理念与课程,由来自德国的资深专家授课,并与威能员工及部分院校代表共同探讨适应于未来需要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威能工坊”培训师项目以“行动导向”作为培训的核心内容。所谓“行动导向”,是指通过行动来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它要求学员在实践中对自己的工作任务进行独立地计划、实施和检查。获得德国师傅证书的资深教师杜渐介绍,目前德国职业教育中,已经普遍采用了“行动导向”,包括搜集信息、计划、决定、实施、检查和评估六个步骤。相较于单方面的教师讲解,“行动导向”模式更强调发挥学员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会为学员设计一个工作场景,要求学员在这个情景中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并以最合适的方式去完成工作。这种模式使得每位学员都能参与进来,达到培训效果。

        该培训师项目中引入的另一观点是强调教学人员的角色变化——由学习的“指导人”向“学习陪伴人或学习过程陪伴人”的转化。教师不再仅仅告诉学员什么是正确的做法,而是让学员找到什么是正确的完成工作的途径。教师给学员布置适当的任务,在学员完成的过程中给与咨询、支持、帮助和鼓励,最后与学员共同对任务进行总结反馈。

        来自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的宋敏老师认为,通过参加本次威能组织的培训师项目,为今后教学方法的改革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借鉴:“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和安排一些相对应的模块。比如分组教学、团队合作、角色扮演、项目化的工作方法都可以进行教学上的尝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员可以获得很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对于学员能力的了解也更详细,更有利于对学员个人能力的培养。”宋敏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培训中一再提到的知识要点回顾的重要性,“在培训中我们了解到,在讲授新课程之前,德国教师一般会对前一天的上课内容进行回顾和复习,这样做的优点是学员不容易遗忘知识点。而且每天课程下来再填写日志,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宋老师补充道。

        作为国内较早实行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与方法,在技术人才的培养上积累了丰厚的经验。环境艺术系郭岩老师介绍,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学员和教师的角色,更加注重学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发现,用这样的模式培养出的学员,工作上手比较快,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比较强,同时注重整个工作的过程。在教学中设置的从最小的工件制作到复杂的训练项目,与实际工作的内容是相符合的,增强了学员的实践能力。

        威能中国技术及培训中心总监浦堃表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出,为职业教育的提升打开了新局面。近年来,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连获佳绩,又获大赛主办权,表明全社会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威能在去年推出的“威能工坊”是服务模式输入的一种尝试,本次培训的开展则是利用威能自身的平台及资源,开拓校企合作新途经。未来,威能还将引入更多符合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与广大院校一起共推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北京热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园14号楼 投稿QQ:1914290061 投稿邮箱:bjrenews@126.com
      Copyright © 2010 www.bjrx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热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