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日前刊发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家林愿清的分析文章。文章称,如果中国希望"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繁荣兴盛,必须妥善应对"一带一路"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改善海外中企的形象。
走出去的"忧伤"
林愿清提出,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海外关系有助于中国国有和私营企业探索海外市场,学习如何参与国际竞争,从而壮大自身。同时使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统计,2017年全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200.8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相关的59个国家新增投资合计14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个百分点。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85.9亿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443.2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4.4%。
"一带一路"吸引了全世界广泛关注,表现日益突出,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基础设施项目规模庞大,资金密集且成本较高,建设和投资回收期长;若收益分配、土地占用与补偿、环境破坏等问题处理不当,易引发当地政治风险和社会动荡;中企在海外普遍缺乏经验等等。
据报道,2015年中国企业出海投资接连遭遇"虚惊"。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和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项目的最终敲定均是一波三折。
改善形象六点措施
2018年初,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暂行办法》。《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已于2018年3月1日起施行。中国政府正在不断完善服务,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如何加强自身,应对挑战?
林愿清认为,"一带一路"项目必须变得"更加不中国",中企需要去"适应长城以外的生活"。为助力中企扭转海外对"一带一路"项目的一些负面印象,她提出改善形象的六点措施:
第一,中企应该只承担那些财务、经济和政治上可行,环境和社会层面可持续的项目。若将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很多项目可能并未达标。
第二,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其他贷款方和投资者合作。多元化可以降低风险,而且可以淡化"太中国"的形象。
第三,与东道国一起作出投资决定,确保这些项目是真正"互利"的,而非单方面行动。
第四,可以帮助借款国通过赚取外汇来偿还贷款。例如,为从中国迁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企业建立工业区,并在中国开拓出口市场。
第五,加强维护公共关系。要公开透明,并与当地媒体和居民沟通项目的基本理念。中企还应减少曝光度--开幕式应该让其他外国合作伙伴、投资者以及更多的当地人参与,而且项目也应该打上"国家"项目的标签,而不是"中国"项目。
第六,聘用当地人作为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和技能培训,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合作,而不仅仅是政府或执政党。此外,中企应对中国员工进行培训和鼓励,让他们了解、尊重并融入当地文化。
她还表示,以上这些都需要企业文化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