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如何进行家庭育儿。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很快就将会被人工智能所改变,就像我们今天的生活被互联网所改变,如果不了解互联网,就不可能了解今天的经济生活一样,我们的孩子长大的时候,就会生活在一个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都很了解,现在很多工厂已经进行了自动化,很多智能业务已经开始控制整个工厂的生产流程。不仅仅是工厂,在下一阶段,有很多我们认为比较高级的白领工作,也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例如像银行的信贷员。
我们已经听说像某一家商业银行,他们采用了人工智能进行批贷,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工信贷员。也就是说,像银行职员这样的一些白领工作,可能在未来都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更不要说剩下的一些,比如像客服或者销售,我们现在已经实实在在地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在进行这些工作。
在IBM最近一份报告里,下一代人工智能被认为是有思考、学习能力的智能。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不仅仅可以像机器人一样替我们完成一些机械劳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我们完成一些我们过去认为是脑力劳动的,例如整理数据、撰写文档,还有做一些分析等等。
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习呢?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苦苦学了很多年,毕业之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做了一个银行的信贷员,但是发现自己的工作,马上就被人工智能取代了,甚至在他们毕业的时候,都找不到像这样的工作了。
那我们在今天该如何让他们学习,如何让他们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呢?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讨的话题。
科学+数学思维
理解AI的起点
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时代,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呢?我们需要的第一点能力,就是能够理解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相处。
怎么样才能理解人工智能呢?其实对于数学和科学的基本理解、基本感知还是最重要的。
人工智能再厉害也只是一种算法,我们想要和人工智能和谐相处,其实就要从算法上理解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如何操作它,如何设计它。未来在与人工智能相处这个领域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人工智能的设计、维护。
想要和人工智能和谐相处,我们就需要从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运作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好的基础科学思维和数学思维。
我们如果能够让孩子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等他们长大的时候,不管人工智能进化到什么程度,他们都可以理解新的算法。只不过我们去学习数学,并不简简单单的为了让孩子会算一个算式,会得出一个计算答案。
因为计算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培养在数学过程中的逻辑思维,逻辑是算法最重要的基础。哪怕宁愿让孩子多出错,也要让孩子自己多动脑筋,多思考。
运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在未来就像我们今天运用互联网的能力一样,是一种刚需,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这样的基础思维。
培养真正像人一样的孩子
人工智能现在能做很多的事情,包括数据分析、资料收集,他们也能够按照程序生成很多的文档、图画,也能够做一些机械工作和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但是人工智能有很明显的缺陷:与人的深度沟通。
它们可以按照程式化的套路去做一些客服答录,但是如果希望它们能够与人进行深度沟通,进行思想交流,或者是进行大量复杂情形的讨论与协商,进行团队合作、情感交流,这样高级的交流工作它们是不会做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也无法掌握。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
人工智能越来越变成我们的助手和帮手,它们能够帮我们处理那些比较单一、枯燥、单人完成的工作。而我们会有大量时间需要处理团队协作,与他人的沟通,与别人深度的心灵和情感交流,联合各个团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与人相处,做完工作的能力。
所以我们需要特别特别重视人际交往,因为很有可能未来我们能找到的工作,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需要强烈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一个劲地埋头读书,不擅长和别人说话,很可能在未来会越来越不吃香。
人工智能都是孤独的天才,而我们人是社交动物。每个人与生俱来都会有一些社交的情感本能,这个在我们基因里面就已经写下了。
但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从小到大都不是特别重视与人的交流和团队协作。这就需要我们作为家长格外注意这方面的引导,从小让孩子对人与人的情感敏感,对于他人的内心敏感,做一个善解人意、能够倾听、能够与人沟通、能够善于表达的孩子,那么长大后在职场里肯定会有很大的好处。
我们不能再培养像人工智能那样只懂得埋头计算,不会说话的孩子了,我们要培养的是真正像人一样的孩子。
该如何培养一个善于交流,善于与人打交道的孩子呢?陪孩子读书的时候,随时随地问一问孩子:这个角色他现在心里是怎么想的,那个角色他为什么要做那件事儿,如果是你,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
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多进行一些角色扮演类的游戏。小时候让孩子们去扮演一些过家家、动画片的情节,长大一点他们进行的儿童戏剧演出等等,都有助于孩子锻炼理解他人的能力。
另外,我们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对话和交流,能够让孩子每天表达自己,把自己的所有困扰与情绪都表达出来,长大之后他们也更加懂得与人沟通。
综合大局观
是一种跨界思维
下面我要说的两点,它们可能是决定孩子能否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游刃有余的两种能力,是我们人真正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我们人在未来是受人工智能领导,还是能够领导驾驭人工智能,就在于我们是否有以下的这两点关键能力。
第一个就是综合的大局观。
还用刚才银行信贷员的例子做一个延伸。我们都知道金融行业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行业,很多父母也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进入金融行业。但是金融行业在未来也会很大程度上两极分化。
例如现在的人工智能可以去做一个银行信贷员的审批员,你告诉它所有的规则,它按照这样的规则看一个申请者是否符合信息,那么就已经够了,它不需要自己做出对未来的大局判断。
但是我们在金融行业里面会有很多岗位是要涉及到投资、策略、战略,这时候仅仅知道一些规则就不行了,你要懂得去综合分析大局,去分析形势,例如懂得解读政治和世界环境,懂得农业和科技。
做一个好的金融投资决策者,要懂得方方面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时事、历史,懂得发展规律,也懂得判断现在的市场。
所以以后在金融行业里真正保留的职业,需要有综合能力和跨界思维,需要有大局观判断的人。在其他很多领域,未来也都是这样。
我们应该从小让孩子打开眼界,多了解各个领域、各个方向的知识,有一些方向也许你并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在20年后说不准就有一些用处。如果现在就让孩子变得非常狭窄,给他选定了一个学科知识作为主攻,其他领域知识都不知道的话,那么在未来毫无疑问是不可能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大局观的。
我希望我们家长能够在孩子小的时候,还有余力的时候,让他进行通识学习,能够综合理解科学、人文、艺术、技术、社会各个方面,能够让他们将来有比较宽的基础,可以自行对未来做出选择。
另外,我们在让孩子了解各个领域知识的时候,不应该把知识当成死的。
要让孩子注意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这才是孩子长大之后能够带到工作当中综合判断的基础。
比如历史知识,我们如果只是让他们背下来某一个朝代哪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知识都是死的,不可能对于我们未来有多大的帮助。但是如果让他思考某一个事件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失败,原因是什么,孩子就可能会调动很多领域的知识来解答,并且把这种思考过程带入他未来的企业生活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点。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去思考。
比如路上堵车,让孩子去想为什么会堵车,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堵车少一点?孩子虽然小,他其实可以有很多的想法,每一个想法背后可能都会牵扯出技术上的、工程上的、城市设计上的、环境保护上的、社会政策方面的很多知识,而我们的父母就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去学习这些知识,加深思考。
有这样的综合思考能力,将来孩子才能够更好地带入生活中的情景分析,而不仅仅是把知识当成课本上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