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滚动资讯 >> 正文
  • 未来将保持40%高增长 “共享经济”在中国

  • 时间:2018-01-30 新闻来源: 北京热线
    •  ——浅析共享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共享经济自诞生以来,如同一阵浪潮,将我国卷入其中,先是出现许多让实体巨头震惊的独角兽平台,后又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国家也在支持发展共享经济...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到底有何内在动因和力量,引发这些声势浩大的变化?同时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又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接下来,本文将逐一为您解答。

        驱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力量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共享经济就已经被提出,然而共享经济在近几年才实现大规模发展,这反映出驱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并渐趋成熟。共享经济的发展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六点

        1、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动 
        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是共享经济发展的最强推动力。互联网开放协作特质,推动一个乐于创造和分享时代的到来。网络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资源供需双方的精准高效匹配,并降低了个体之间碎片化交易的成本

        2、消费者需求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变化,消费者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生存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和自我价值实现。当前的传统方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对此出现诸多的痛点。而共享经济能够有效化解这些痛点,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因此受到消费者们的青睐。 

        3、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 
        环保和节约等意识的增强让人们逐步放弃对过度消费的追求,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创造社会价值。共享经济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赋予人们以社交化的方式进行交流、分享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4、提高收入的意愿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马科斯(Christopher Marquis)说过,最初在Lyft或 Airbnb上登记出租自己汽车和房屋的人,主要是由于对深陷经济危机的绝望,人们不得不寻找其他赚钱的途径以补贴家用。共享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能够将多样化资源或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通过提供服务获得一定收益,有了更多增加收入的机会。

        5、灵活就业的追求 
        人们对灵活就业的追求大大加速了分享经济的发展。现如今的年轻人已经无法适应高度紧张、机械化的工作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自由职业者的队伍。众多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培育出一批有一批规模巨大的自由就业群体。共享经济让从业者可以相对自由地进入或退出社会生产过程,减轻了个人对社会的依赖。

        6、资本市场的热捧 
        近年来,共享经济创业企业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在我国,近几年共享经济领域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17 年,共有 190 家共享经济类企业获得融资,融资资金约合 1159.5 亿元。这些企业分布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 11 个热门领域中。

        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

        1、共享经济的主要领域

        共享经济已经渗透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交通出行是共享经济目前影响最大的领域,主要有共享租车、共享驾乘、共享自行车和共享停车位等。自2014年网约车进入公众视野至今,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比2016年上半年增加4616万,增长率为37.9%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性服务,在盘活车辆资源、满足用户出行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交通出行领域的网约车模式进入规范发展期。交通出行共享经济的代表当属——“滴滴出行”,它的网站及移动应用让车主们的私家车转变为出租车;正是因此,截至2017年年底,“滴滴出行”2100多万名司机一起,在400多个城市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移动出行服务,日完成订单已达2500万张

        共享空间也是共享经济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主要包括共享住宿空间、共享宠物空间以及共享办公场所空间。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住房分享市场交易额为243亿元提供住房分享服务的人数约200万人,参与住房分享活动的人数约3500万人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是共享经济电商领域,以合作性消费为特征的共享经济对资源的节约性使用,提高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代表企业当属跨境电商平台“前海云集品”,截止2017年年底,“云集品”全球约有5000多家供应商入驻平台,50000多种商品上架,平台注册用户早已超过1000万,复购率高达60%-70%,且用户数量还在稳步增长中。

       

        2、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共享经济在我国的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共享经济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我们有发展共享经济的三个独特优势:世界规模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和数据开放程度较高服务业快速发展,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城市化不断推进,大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对共享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大。

        当下我国的共享经济,已经突破了早期闲置物品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而将资源配置扩大到教育、医疗等服务、媒体内容分享、闲置资金众筹等领域。具体来看,资金分享领域占据共享经济市场总交易额的60%以上,交易额约为20863亿元。交易额排名第二的是生活服务领域,占据共享经济市场总交易额的20.95%,交易额约为7233亿元。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交通出行领域,占据共享经济市场总交易额的5.90%,交易额约为203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生产能力领域受到共享经济模式的驱动,在总交易额中占据9.79%的比例,交易额约为3380亿元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达到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与共享经济有关的服务提供者达到5000万人,占我国劳动人口总数的5.5%。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共享经济将以年均4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交易规模将占GDP比重10%以上

       

        共享经济的未来趋势

        1、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分享经济、信息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智能制造经济为阶段性重点的新兴经济业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对分享经济战略地位的认识将更加深刻。江西、浙江、海南、河南等省在“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重庆市出台《关于培育和发展分享经济的意见》,部署产能设备、科研仪器、紧缺人才、知识技能、教育资源分享等5大工程,明确到2020年成为全国领先的共享经济高地。

      预计到2025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攀升到20%左右,未来十年中国共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5-10家巨无霸平台型企业。

        2、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积极利用共享模式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淘汰落后产能、扩大有效供给、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随着我国宽带中国战略和智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未来几年共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进程将不断加快。

        3、重塑就业形态

        共享经济将重塑社会组织,“公司+员工”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平台+个人”所替代。共享经济的发展让参与者比较自由地进入或退出社会生产过程,减轻了个人对组织的依赖程度,个人的创新创业潜力将从办公室、流水线的束缚中释放出来。越来越多的个人将不再依附于某个特定的企业或机构,共享经济平台将成为灵活就业、个人创业、社会交往的空间。

        预计到2020年共享经济领域的提供服务者人数有望超过1亿人,其中全职参与人员约2000万人。共享经济的发展将有效对冲经济增速放缓、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挤压效应。

        4、治理走向包容性监管与多元化协同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目前各方面对共享经济的监管理念已经形成初步共识,对底线之上、看得准的新业态要量身定做监管制度,对看不准的技术和业态实行更具弹性和包容性的监管方式。

        未来较长时期,共享经济治理将会以包容创新为前提,一方面引导分享经济自身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创新监管思维、监管模式、监管工具,在建立和完善补位性、底线性和保障性的制度和规范等方面多做工作、多下功夫。

        共享经济代表平台Uber创始人兼CEO TK(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曾在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预计到2020年共享经济将占中国GDP的10%。随着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完善,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发展,“分享、协作”的理念持续普及,可以预见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共享经济将把我们每个人都串联起来,让我们通过共享平台分享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分享越来越美好的新生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北京热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园14号楼 投稿QQ:1914290061 投稿邮箱:bjrenews@126.com
      Copyright © 2010 www.bjrx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热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