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一辈子庄稼活儿的王炳坤老汉,在女儿的鼓励下,将信将疑走进离自家宅子十多分钟路程的前沙涧地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里面的数字影院、电子阅览室、书画课堂、器乐排练厅,让他如同一下子踏进了“大观园”,到哪儿都想多停会儿。这些他以前只在电视机里见过的文化设施,如今还真就出现在了自家门口。可别小看这处远在本市北六环的公共文化场所,它不仅是海淀区打造的京郊“十五分钟文化服务圈”,还以创新的“文化片区”,解了周边好几万人的文化之渴。
前沙涧地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位于海淀西北部的苏家坨镇。“从城里到这边很远,我们往城里赶也费劲得很,以前有文化需求的居民天天往返跑百来公里。”苏家坨镇文化服务中心科员王涛毕业后就到镇上工作了,6年间他见证了周边居民文化消费由凑凑合合升级到领先的“2.0版”。
对海淀区而言,包括苏家坨镇在内的几个镇,系传统的农村地区,不仅长期没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就连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不过,这也不是海淀独有的现象。全市一份各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比较数据表显示,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还是公共文化机构数量、公共文化活动场次,郊区与中心城区的差距都较为明显,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亟待提高。在流传“杨家将传说”的百望山脚下,苏家坨镇给出了一份解决方案。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村民,只有集聚民心、激活民力,才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实现共有共享。”苏家坨镇党委书记张春明两年前在镇长任上时,提出“片区模式”概念,即打破原有“一村(社区)一文化室”思路,以“片区”为单位,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功能齐全、专业化程度高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前沙涧地区是首个试点。
前沙涧地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于2015年筹划设计,共投放资金约1500万元,今年6月底完成全部配套功能建设,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这里分为培训教育区、文体活动区两大区域,服务范围除覆盖前沙涧、稻香湖等4个社区外,还辐射北庄子村、三星庄村、后沙涧村的村民,以及部分安置在这里的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居民,总计8700余户近2万人。
家住前沙涧地区凤仪佳苑七里的朱阿姨今年71岁了,多年来的烦恼也随着综合文化中心的开放而散去。最近老人家还萌生了学习国画的想法,“退休后的日子咱就该这样过!”
“文化片区”的建设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文化福利,也符合海淀区正在创建的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指标——行政村公共文化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社区不少于200平方米。
文化活动的地儿宽敞了,运营理念还得跟上趟儿。据了解,活动中心推出菜单式订制服务,居民只需提出预约,文化中心就会根据预订人数统筹安排。还引入混合运营模式,即由“专业社工、文化组织员、文化志愿者”三支队伍提供基本服务保障,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提供辅助,突破了服务水平偏低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