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它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低年级数学学得好,并不代表高年级的数学就一定能学好。有研究表明,小学三四年级是学生数学成绩出现掉队的第一个阶段;再往后,到了初二、初三时,常常又有一批学生的数学成绩落后了;再往后,到了高中时,仍然有人不断掉队。 很多教育工作者尝试解释这种现象,有人说是“孩子大了,不听话了”,有人说是“青春期了,孩子野了”,还有人说,“小时候没有进行思维训练”。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对数学学科特点了解稍微深入一些的家长,相信会比较认同最后一种说法,更准确的说,是:思维能力的地基没打牢。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顶层走的时候,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是必然的。 很多小学阶段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有一些数学成绩是很不错的,当问及他们是否喜欢数学,回答通常是否定或者沉默。“他们不喜欢数学,原因恐怕不是他们不愿意好好学,而是传统数学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没了,把他们的思维发展空间教没了。这里有教育者的问题,也有家长的问题。”专注3-10岁儿童思维数学教育的培飞思维数学指出。 的确,学校教育长期无法脱离应试掣肘,而大量的课外机构又推波助澜。家长需要的是孩子通过学习在今后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学校需要的是有表现优异的学生,所以两下合谋,指向同一个目标——成绩。在这样的氛围中,数学学习自然异化为考试,分数、解法、竞赛、升学等等的结合体(目前尚有越演越烈之势),而围绕这些教育价值观,又渐渐形成了一种“套路式”的数学教育模式,埋头在考试、竞赛的小圈子里围绕着成绩打转,既不着眼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也无力支撑孩子去面对未来的全球性挑战。 数学是在解决人类生活实际问题中萌发的,因为问题千奇百怪,思维又千变万化,所以呈现的解决模式多种多样,又有迹可循,有其规律性。想解决不同问题,就得掌握不同的方法,学会不同的思维模式。所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经典题型,每种题型背后,蕴藏着的是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 数学既要学习不同情况下简化问题、寻找共性并加以解决的能力,也要学习不同数学规律和思维模式的运转原理,最终达到提升数学素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孩子在启蒙及小学教育的阶段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是数学学科之根本,也是思维提升的基础,但是小学数学内容和知识相对浅显,数学知识体系又相对紧凑,教学中很容易形成数学思维定势,孩子的思考、质疑和创造都会消失殆尽。 那数学思维定势会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带来怎样的困惑呢? 比如说:乘法有一个特质,我们称之为乘法交换律,这个交换律的成立是基于乘法的连加本质为基础的,如果孩子不能理解3×5就是3个5,并且没有用实物摆放3×5矩阵的经验,而是单纯的记住这种交换律,他就容易形成了一种数学思维定式。那么在他进行别的运算内容时,比如除法,12÷3,或者减法32-16时,就会发现交换律是不起作用的,这样就产生了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学习突破的关键点,但如果孩子不能通过反思搞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冲突,就有可能让孩子从认知冲突转化成认知迷茫。 再说一个定式干扰思维的情况:很多孩子到了三年级都会被要求背诵乘法口诀,在他们背诵5×6的时候,有很大概率错背成36和56,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孩子绝不会犯2×3=23或3×7=27的错误?其实很简单,36和56在乘法口诀表里都出现过,而23和27从来没有出现过,由于联想机制的作用,孩子的脑海中激活了一部分相似的定式,导致了错误。之前网上有一个小女孩死活背不出5×5口诀,也是这种情况 这也是有些教育者不太认同背诵乘法口诀的原因,虽然这的确很好用,但本质上是有碍思维的。思维定式是数学教育中极力要打破的瓶颈,它是一种认知障碍,但却是一种有价值存在的障碍,它的价值就在于被打破。 培飞思维数学教学负责人强调,教育是望着孩子未来的工作,没有一项工作,它的真实成效显现如此的缓慢,教育的投资就像撒种,起初看不见,之后也只是小苗,但是不经意间,它就长成了大树。如果做一个比喻,教育就是一份有着指数式增长的长期债券,让我们在人生的后期收益丰厚。但是,如果仅仅盯着眼前,或许会去投资一份快速增长的股票,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边际效益递减,直至归零。教育的选择,更需要着眼于孩子的成长性,需要找寻一条越走越宽的学习之路,数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