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 渔歌唱响莲湖湾

  • 时间:2017-12-25 新闻来源: 北京热线
    •   

      七十年代河神祭渔民唱渔歌的场景

        湘江之畔,莲湖湾里,和风四季,每天都上演着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名曲之一,当渔歌响起,到底是怎样的风景?想领略“渔舟唱晚”,请来莲湖湾。无论是盛夏,还是清秋,黄昏初至,夕阳浮水,在半江瑟瑟的火红中,渔歌就从遥远的水面上飘过来,或粗砺,或旷野,或啾啾,或缠绵,无论怎样的跌宕起伏都消融在这渔歌里。

       

      《屈原渔父图》·傅抱石

        中国最早的渔歌,有文献可考的是《楚辞》中的渔父,这也是湘江上最早出现的渔歌。湘江不仅仅是一条鱼米之江,更是一条诗歌之江。

        据《清泉县志·食货志》卷六记载:“南百里有龙祖潭(位于现莲湖湾湿地公园湘江边纱帽岭下),每岁自小满迄夏至,水涨时,巨鳞沿湘而上,至潭畔,若往朝焉,复东下所遗子满湘波间,舫三千有奇……邵武辰靖皆于衡担鱼苗,数千里渔歌三月不绝焉”。每一年发春水,出鱼苗的季节,渔歌就开始唱了起来,连绵不绝,唱响了整个湘江。

       

      渔歌手抄本

        有渔,才有渔歌,湖南是中国的鱼米之乡,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湘江自归阳开始至大浦一段,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三大家鱼自然繁殖基地。60、70年代我们还看到过一队队贩鱼苗的渔民,边挑担子边唱渔歌,既是解乏又是吆喝,一路鱼箪,一路渔歌,此景此情早已不见,如今我们从粮市、蒸市、栗江、松柏、云集、东阳渡、大浦等地收集了130首湘江渔歌,让莲湖湾再度重现了湘江上动听的渔歌。

      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江渔歌传承人

        (从左至右:夏绍平72岁,夏克新78岁,夏先俄75岁,全宏寿76岁,王芳湘71岁,夏克方67岁)

        我们成立了湘江渔歌传习所,由七十岁夏绍平等几个老渔民领唱,已教会四十余人,个别的还能改编、创作新歌。其中“道州发水渡悠悠,七天七夜至潭州”,这句渔歌就是反应了道州的鱼苗沿河而下,七天七夜到潭州的时候变成了小鱼的场景。而渔歌“湘南湘北春灿烂,少年渔郎江中过,铜锣州上白鹭飞,乌篷小舟江面飘,申酉风静能放钩,江口鲤鱼柏方卖。”这首则是描叙了湘江上渔家子的日常生活。

       

      丰收时节渔舟唱酬

        莲湖湾建设八年以来,近尾洲水域生态得到极大改善,水质经过北京大学环保学院检测达到国家Ⅱ类标准,所有的重金属离子远远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莲湖湾建有2000亩渔业基地,经过八年发展,从原来的9条渔舟发展到170条渔舟,春去秋来,渔舟唱酬,丰收喜乐都溢于言表。

        莲湖湾不仅有渔有歌,更有农家之乐,莲湖湾种植了3600亩莲荷,带动当地老百姓进行大闸蟹等水产养殖,年产生态大闸蟹30万只,鳙鱼50万尾,鳊鱼6万尾 ,繁殖鱼苗200万尾,近尾洲库区的渔民年收入增加了8000元/户。近尾洲渔民的生活好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渔歌也唱了起来。自从渔歌唱起来后,游客们来了,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也是点唱渔歌,每逢旅游旺季,莲湖湾的渔歌一串串,一船船,在湘水上追逐,在荷塘中飘荡。

       

      游客点唱渔歌

        湘江渔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文化遗产。渔歌,可唱可歌,是渔民以歌抒情,词三分,意三分,韵四分,湘江渔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韵,“意已尽而韵引之以有余,韵且变而意延之未艾”。又以流传在归阳到大浦一段的渔歌最有特色,数量最多。

       

      湘江渔歌讲习所

        湘江渔歌不仅是特色旅游项目,还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第二届衡阳市冬泳会暨莲湖湾禅荷画意笔会活动上,还举办了隆重的《湘江渔歌传习所》的授牌仪式,市、县相关领导出席了活动议式,建议我们申报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江渔歌,不仅要唱起来,还要唱出去,更要唱下去。

        要唱成我们莲湖湾的一张民俗名片;

        要唱成我们衡阳的一张城市名片;

        更要唱成我们湖南的一张文化名片!(作者:谭耀)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北京热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园14号楼 投稿QQ:1914290061 投稿邮箱:bjrenews@126.com
      Copyright © 2010 www.bjrx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热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