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VIPKID刚刚宣布完成2亿美元的融资,公布年收入50亿元人民币,新闻稿号称“全球最大少儿在线英语品牌”,由于前后各种公布数据内在逻辑矛盾,被业内称为“宇宙第一大在线少儿英语品牌”。
VIPKID创始人米雯娟
公开资料显示,VIPKID创立于2013年,创始人为米雯娟,该项目由长江商学院孵化,北极光、经纬中国、创新工场和红杉资本和真格基金等联合投资,目前完成了6轮融资。
十亿营收的泡泡
一份VIPKID制作的针对海外资本市场的英文版商业计划书显示,VIPKID向海外投资者陈述了线上少儿英语教育产业的市场机会、行业痛点以及发展前景等内容,并向海外投资者描绘出一幅高增长、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发展蓝图。
通常来说,一方面要向融资对象展示美好的蓝图,但同时为了避免欺诈投资者等法律风险,提供的历史数据会相对真实一些。
2016 年12月27日在 VIPKID 的媒体沟通会上,创始人米雯娟却声称,预计营收达到 10 亿元人民币,占据同行业总营收的50%以上。
根据计划书显示,在2016年的“现金收入”一栏中却仅有“9500万美金”(折合6.27亿元人民币),“确认收入”一栏仅为“3100万美元”(折合2.05亿元人民币)。
什么是现金收入,什么是确认收入呢?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培训机构预收的学费,只能作为现金收入,只有培训机构提供了相应的服务,才能作为确认收入。少儿英语培训合同周期最短一般为1年,有些客户为了享受优惠措施,则可能签2年或更多,而要完成这些服务,公司则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
但无论是6.27亿元人民币,还是2.05亿元人民币,都距离10亿人民币相去甚远。
在投资计划书上,VIPKID2017年预期现金收入为30亿元人民币,与其对媒体公布的数据同步,但2017年8月,VIPKID更破天荒的把预期提高到50亿元。
疯狂扩张的重重隐患
根据央广《天下财经》栏目的报道,一位李女士在给孩子选择外教时,发现教师的来源并非VIPKID宣称只是来自北美的外教,还包括澳洲等地口音差异很大的教师;更有甚者,一位张女士的孩子在选课过程中,还遇到了15岁的外教。
2017年,VIPKID对外宣称其单月新增的海外教师超过5000人,而根据该公司此前宣称的最大教师录取比例10%计算,则每个月需要5万名应聘教师。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士笑称,这需要多少面试官去面试5万人,又需要多少培训师才能完成VIPKID宣称的严格培训呢?
教师规模疯长,意味着教学质量的不稳定。VIPKID在2017年下半年向一家投行寻求融资,该投行进行了审慎调查后否决了投资计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VIPKID对外宣称用户续费率高达95%,而投行内部调查的结果是用户续费率不足50%。
续费率的不足,需要更多的新学员满足规模扩张的野心,唯一的办法只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大量的优惠促销。而广告和优惠使VIPKID的盈利遥遥无期,甚至可能动用学员的预付款。
互联网经济的特点是“零边际成本”的扩张,但在线“一对一教育”本质上是一个O2O的服务,每一位学员的获客成本是固定的,另一头的教师成本也是固定的,不可能因为规模的增加像搜索引起一样变成零边际成本。另外,也受到教师资源总量的约束,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张。
资本的魔怔
毫无疑问,VIPKID曾经是K12在线英语教育领域一家优秀的创业公司。但对着资本的不断涌入,资本需要故事,资本助长故事。
为了“全球最大少儿英语品牌”,大规模的市场促销,海量的广告投放,不断吹起各种数据泡沫缺不能带来现金流。为了弥补经营现金流的不足,不断的海外融资,一个优秀的教育品牌走了不归之路。
今年双十一,国内在线新兴教育平台VIPKID公开宣布截至11月11日23时59分,公司销售额单日突破1.62亿元,再次刷新在线教育行业新记录。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以VIPKID公布的双十一单日营收1.62亿人民币为例,以平均客单价1.5万来计算,VIPKID当日成单10800单。而VIPKID目前的员工规模为2000人左右,如果其中一半都为电话销售的话,平均每个电话销售的单日成单量为10.08个,人均销售额高达16万元。
“明显违背常识,”上述人士表示。课程销售的沟通时间很长,不可能每个人一天完成10单以上的销售到签约,行业常见的办法就是刷单。刷单款以广告费的形式打给合作方,刷单公司则会将其中的70%-80%以课程款的方式返还,并附带与客单价相匹配的学生信息(客户资料)。在账面上,则是平均每100万广告费带来80万的课程销售。
世界是平的。海内外的信息越来越通畅,语言的鸿沟越来越浅。虽然VIPKID对海外投资者也是画大饼,但在历史数据上则更诚实一些。作为国内普通消费者,我们也希望VIPKID对中国的家长也更诚实一些,不要做数据上的“两面人”。市场本身就是意味着资源约束,泡沫吹得再大,迟早要破灭。